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科普丨碳足跡相關定義

 二維碼 8
來源:微信公眾號(遼寧省能源研究會)

一、定義

1 溫室氣體: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

注:本標準中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與三氟化氮(NF3)。

2 二氧化碳當量:不同溫室氣體對地球溫室效應貢獻度有所不同,為統一度量溫室效應結果,規定二氧化碳當量為度量溫室效應的基本單位。一種氣體的二氧化碳當量為這種氣體的質量乘以其全球增1溫潛勢(GWP)。

3 全球增溫潛勢值(GWP):將單位質量的某種溫室氣體在給定時間段內對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與等量二氧化碳對地球溫室效應影響相關聯的系數。通?;?100 年的時間跨度計算 GWP,記作GWP100。例如,甲烷的全球增溫潛勢是 25,即1 噸甲烷的二氧化碳當量是 25 噸。

4 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量。

5 溫室氣體清除量:從大氣中清除的溫室氣體的量。

6 溫室氣體排放或清除因子:將活動水平數據與溫室氣體排放量或清除量相關聯的系數。

7 產品碳足跡:某一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表示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溫室氣體清除量之和。

8 產品部分碳足跡:某一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內一個或多個選定過程中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表示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溫室氣體清除量之和。

9 產品:任何商品。例如鋼材、水泥、化肥等。

10 產品種類:具有同等功能的產品組群。

11 產品系統:某種產品的直接生產過程和上下游相關生產加工過程(包含但不限于原材料的獲取過程、下游產品的加工等)的總稱。

12 共生產品:同一個單元過程或產品系統中產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

13 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

14 單元過程:生命周期評價中為量化輸入和輸出數據而確定2的最基本部分。

15 功能單位:基于產品系統性能用來量化的基準單位。功能單位可以是質量、數量單位,如 1 噸鋼材,1 噸水泥等。

16 輸入:進入一個單元過程的產品、物質、能量流。

17 輸出:離開一個單元過程的產品、物質、能量流。

18 生命周期:產品生產過程中前后銜接的一系列階段,包括從自然界或自然資源中獲取原材料,直至生命末期回收利用的所有或部分階段。

19 生命周期評價:對一個產品生產系統在其生命周期內的投入、產出和潛在環境影響的評價。

20 實質性貢獻:任何排放量或清除量大于所評價產品碳足跡預測值 1%(此 1%稱為“實質性門檻值”)的溫室氣體排放或清除的貢獻。

21 取舍準則:對與單元過程或產品系統相關的物質或能量流的數量或環境影響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評價范圍之外所作的規定。

22 分配:將過程或產品系統中的輸入和輸出流劃分到所研究的產品系統以及一個或更多的其他產品系統中。

23 初級數據:通過直接測量或基于直接測量的計算而得到的過程或活動的量化值,又稱一手數據。

24 次級數據:通過在原始源直接測量或基于直接測量的計算以外的方式獲得的單元過程或活動的量化值,次級數據可以包括數據庫和公開文獻中的數據、國家清單中的缺省排放因子、計算數據、估計值或其他經主管部門驗證的代表性數據。

25 數據質量:數據在滿足所聲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26 不確定性分析:指對可能發生偏差的數據進行精準度估計,及對可能引起偏差的原因進行定性描述。

27 生物碳:源自生物質的碳。

28 化石碳:化石材料中的碳。

29 從搖籃到大門:指產品從原材料獲取到產品生產完成的過程。

30 從搖籃到墳墓:指產品從原料開采、加工、制造、使用、維護等直到最終處理或再生利用的過程。

31 活動水平數據:導致了某種溫室氣體排放的人為活動量,例如各種燃料的消耗量、原料的使用量、產品產量、外購電量、外購蒸汽量等。

32 碳存儲:從大氣層中清除并儲存在產品中的碳。

33 廢物:處置的或打算予以處置的物質或物品。

二.原則

1 生命周期視角

產品碳足跡的評價應考慮產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或某些主要階段。

2 完整性

產品碳足跡評價應包括對產品碳足跡有實質性貢獻的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與清除。

3 一致性

在產品碳足跡評價的整個過程中應采用相同的假設、方法和數據,以得到與評價目標和內容相一致的結論。

4 準確性

確保產品碳足跡評價過程是準確的、可核證的、相關的、無誤導的,并盡可能減少偏差和不確定性。

5 透明性

以開放的、易懂的方式記錄所有相關問題。在評價報告中要清楚闡述評價過程相關內容。

6 避免重復計算

避免在產品系統內重復計算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清除量。

注: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文章分類: 新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