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國家能源局:各地不得多收新能源土地稅費!

 二維碼 7
來源:微信公眾號(碳交易研究所)

5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案例解讀》第四、五章,就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與保障新能源發展合理空間需求方面給出解讀。


解讀指出:當前,風電、光伏項目開發的主導權主要落在地方政府層面。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嚴格依法征收土地使用稅費,不得超出法律規定征收費用,比如部分地區征收的不合理的資源費、鄉村振興費、捐贈費等。下一步,各地還可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則,明確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征收范圍和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征收。對于利用國有未利用地開發新能源項目的,可適當減少土地使用費用。


解讀指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開發需要以土地為關鍵載體。與傳統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較低、占地面積大。在雙碳目標要求下,新能源規模將快速擴大,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制約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


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在風電、光伏開發過程中存在土地稅費征收不合理的情況。一是各省、市對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征收范圍不明確不統一,稅費征收歸口部門不明確。


比如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征收范圍不明確,一些項目實際占用更多的是林地、草地,支付植被恢復費的同時也要繳納耕地占用稅。又如部分地方的新能源用地在三調數據中界定為國有未利用地中的其他草地的類型,地方政府稅務部門對風電、光伏項目既按照國有未利用土地繳納土地使用稅,又征收耕地占有稅。


此外,地方自由裁量權大,很多項目在并網或運行若干年后,還存在地方稅局等事后加收土地稅的情況,增大項目運營成本,影響項目收益。二是征收標準差異大,不同區域同類項目繳稅額差距很大。比如:對于光伏電站用地,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征收土地使用稅的標準是每平方米0.6-12元,相差20倍,以光伏電站每10兆瓦占地13-17萬平方米來算,每年需交納7.8-204萬元。不合理的稅費會顯著增加企業開發風電光伏的稅費負擔,抑制企業投資開發新能源的積極性。

當前,風電、光伏項目開發的主導權主要落在地方政府層面。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嚴格依法征收土地使用稅費,不得超出法律規定征收費用,比如部分地區征收的不合理的資源費、鄉村振興費、捐贈費等。下一步,各地還可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則,明確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征收范圍和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征收。對于利用國有未利用地開發新能源項目的,可適當減少土地使用費用。


例如此前,2017年西南某地市政府在申報第三批光伏領跑基地時,明確承諾了當地光伏領跑者基地涉及的全部土地屬于不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范圍。但是在企業優選前夕即2018年2月,該省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的通知》,根據該通知的要求,當地兩個領跑者基地也被納入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內。


2021年,西南某地發布了光伏基地競爭配置方案,方案中除了項目開發企業需繳納200元/畝/年的土地租賃費用這一正常要求外,還在招標中明確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土地稅費標準。其中,在建設期需按照全部占地面積一次性繳納耕地占用稅、草原植被恢復費,在項目建設運行期以200元/畝/年標準繳納草地補償費,另外還要繳納安置補助費和水土保持費,如果按照20萬千瓦光伏電站占地6000畝計算,該項目僅土地稅費合計將超過1.5億元,提高項目開發成本20%以上。此外,該項目在土地稅費之外,還明確要求項目開發企業按照項目實際發電量,向當地繳納生態修復費,以0.03元/千瓦時為標準按年繳納,連續繳納20年。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費用極大提高了項目開發成本。


對于大型風光基地而言,地類中標注為林地、草地的沙漠、沙地,標注為草地的部分戈壁,以及標注為草地具有荒漠草原形態的荒漠等,現階段謹慎利用,但在嚴格生態保護及監管條件基礎上可以作為大型風光基地建設的備選土地。


新能源項目土地供應與建設資格信息不對稱是項目落地難的重要原因。能源企業經申請批復(核準、備案)程序,獲得了項目建設資格,但受生態紅線、土地類型、地形地貌等限制無法獲取用地審批或用地面積不足,導致新能源項目建設資格獲批與土地供應的矛盾和不匹配時有發生,客觀上影響了新能源項目建設的落地效率,增加項目成本并延長開發周期。


在各單位協同管理機制方面,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以國土三調土地類型及其面積為基礎,建立覆蓋國家、省、地、縣四級國土調查數據庫的全國統一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推進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以及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交互?!秾嵤┓桨浮访鞔_將新能源項目的空間信息按規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有助于解決新能源開發的土地問題。

注: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文章分類: 新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