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生態環境部:CO2在線監測法與核算法結果整體可比

 二維碼 8
來源:微信公眾號(川吉碳中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今天的發布會,正式發布2022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2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是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先生、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女士,他們將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我想問一個關于碳監測的問題,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能否請發布人介紹一下碳監測在碳減排工作中的作用,另外碳監測工作現在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哪些計劃?謝謝。

蔣火華:謝謝您對碳監測試點工作的關注。

感謝對碳監測試點的關注。關于碳監測,去年5月和今年1月兩次新聞發布會我也介紹過相關情況,近期又有些新的進展,向大家報告一下。

2021年9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以來,試點工作總體進展比較順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點任務。重點有三方面進展:一是初步組建了網絡。從無到有建設碳監測網絡,實現重點行業、城市、區域三個試點層面全覆蓋,5個試點行業共建成93臺在線監測設備;建成63個高精度、95個中精度城市監測站點;有序實施國家空氣背景站點升級改造。二是探索建立了方法。碳監測技術指導委員會牽頭組織試點單位及時總結技術方法,先后印發10余項碳監測技術指南或規程,涵蓋重點行業、城市、區域、海洋碳匯等各領域。三是深入開展了分析。主要開展了監測和核算數據的比對分析、由濃度到排放量的反演分析和時空分布的規律特征分析,切實加強對碳監測數據的挖掘利用,增強了規律性認識。

碳監測的作用在以下三方面有較好體現:一是有利于服務企業碳排放校核??傮w看,CO2在線監測法與核算法結果整體可比。在線監測提供了另外一種計算碳排放量途徑,可以提高碳排放核算的精準性,助力企業降碳減污。二是有望服務城市碳排放核算。試點城市可以通過探索構建碳排放反演模式,找尋由濃度數據到排放量的轉化路徑,更好了解自身碳排放情況。三是有序推進與國際先進接軌。探索建立我國獨立自主、國際等效可比的碳監測量值溯源體系,為開展碳監測統一“標尺”。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統籌協調,抓緊啟動第二階段試點,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擴大行業試點范圍。穩步擴大火電、鋼鐵等行業試點,逐步增加參試企業,提升試點工作代表性。二是深化技術體系構建。進一步完善碳監測技術指南和標準規范,為開展碳排放監測、碳通量監測、環境濃度監測打下更扎實基礎。三是強化監測法精準支撐。加快突破流量監測等碳監測關鍵技術,提升利用監測數據校核核算數據的科學性。

謝謝大家!

注: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文章分類: 新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