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加速推進低碳轉型 河南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破繭欲出

 二維碼 24
來源:保溫材料與節能技術公眾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按照既定目標,2030年前我國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將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轉,“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人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接下來,小棉襖將給大家分享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的新理念、新產品、新行動、新成效。


中原首個近零能耗示范項目-五方科技館


五方科技館項目,是五方建科為了進行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在中原地區的深入實踐性探索,自行投資、設計、施工、運維的中原首個近零能耗示范項目。項目于2018年1月奠基開工,并于2019年1月19日建成對外開放,為河南省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推廣起到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五方科技館位于鄭州二七區西崗建筑藝術體驗園,由五方建科采用“建筑師負責制+EPC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成品房交付”模式進行建設管理。項目總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地上三層,涵蓋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兩大類功能區,設有辦公、會議、餐廳、住宿等豐富的體驗場景,主要用于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以及其它綠色建筑新技術的示范、展示、研發、體驗和交流。


五方科技館采用適宜于中原地區的超低能耗“5+3”技術體系,有著良好熱工性能的外圍護保溫結構、高性能的門窗構件、多種形式的外遮陽、近無熱橋、良好的氣密性,帶著全熱回收的新風系統。同時,充分利用建筑光伏一體化、土壤源和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此外,挖掘利用建筑形體、大面積開窗、天窗等自然手段,采用電風扇等適宜手段,在智慧運維的策略下,最終實現了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河南超低能耗建筑的普及與推廣


國務院在2016年就發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提出“開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試點”;住建部2017年印發了《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設示范……在具備條件的園區、街區推動超低能耗建筑集中連片建設,鼓勵開展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實施重大節能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大項目示范。


在2019年,河南省就出臺新政——《河南省省級節能和資源循環利用專項資金及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提出:專項資金采取補助、以獎代補等兩種支持方式,“對超低能耗建筑項目給予不超過100元/㎡給予獎補,單項不超過500萬元”。


為了助力超低能耗建筑發展,河南省還出臺了《河南省綠色建筑條例》、《關于支持建筑業轉型發展的十條意見》、《河南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河南省超低能耗建筑節能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河南省超低能耗建筑運行維護技術標準》等政策及相關標準。


河南省的這一做法與國家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一脈相承。


有專家指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即要大力推進城鎮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又要逐步開展建筑能耗限額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測評標識,開展建筑領域低碳發展績效評估,從而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將成未來主流



隨著時代發展步伐的加快,傳統住宅漸漸無法滿足居住進階的需求,人們對于更好的居住條件有了更多期盼,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超低能耗建筑出現在時代的聚光燈之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率先邁開了探索建設的步伐。


比如位于鄭州航海路與工人路的新蒲·朗晴別院。



作為鄭州首個超低能耗建筑商品住宅小區,新蒲·朗晴別院可以說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EPC建造方式等方面均有建樹。


新蒲·朗晴別院使用了特殊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藝,并性能化設計、精細化施工和策略化運維來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置身其中,一年四季恒溫、恒濕、恒氧、恒靜、恒潔,保證了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相比于傳統住宅,超低能耗建筑夏天能防曬、冬天更保暖,既能降噪聲,又助碳中和……通俗來講,超低能耗建筑就是把房子蓋成了一個“保溫杯”,利用被動式技術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調、照明需求,控制室溫在20-26℃,相對濕度30%-60%,讓住戶生活在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中。


居住是一場面對生活與審美的革命,城市的更迭蛻變,背后書寫的亦是人居的迭代升級。未來一場人居領域的深刻變革即將來襲:超低能耗建筑走下神壇進入人居領域,將成為我國建筑主流。


文章分類: 新聞文章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