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擴“箐”未來,創新輝華——訪大連輝華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倪箐華

 二維碼 45
來源:遼經智庫公眾號

以下是我司研究院院長采訪相關內容,在此做個轉載,如有任何問題,可聯系本站,本站收到后,會立刻刪除

人物小傳:

倪箐華,男,大連箐華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兼任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多年來致力于納米新材料和節能新材料的應用產品研發,以及化工、油田、軍工等行業的產業優化應用系統開發、應用。

◆現階段唯有智慧創業才是主流,我堅信,只有在一定行業基礎上不斷進行產業優化的創業項目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新經濟時代的企業必須是實體加科技創新加資本運作“三位一體”的模式才能長盛不衰。

◆新工業時代是產業優化時代,作為企業,科技創新應立足于產業優化的實際需求開展研發工作。傳統的研發模式是立足于新產品的供給,對產業加以引導、消化。我們稱之為“正向研發”,而我們所堅持的“反向研發”則是立足于產業優化的系統性需求,以解決行業痛點為目的,開發系統解決方案,促進社會相關產業鏈條形成良性循環。

——倪箐華

前言:




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的具有優異性能的結構材料和有特殊性質的功能材料。新材料的研制和應用是21世紀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據統計,世界新材料產業的產值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化工新材料、微電子、光電子、新能源成了研究最活躍、發展最快、最為投資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領域,近年來,新材料的創新發展也逐步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一批致力于新材料研發的企業應運而生,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輝華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近日,筆者走進大連輝華新材料,與該研究院院長倪箐華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下海創業,從零突破


筆者:據了解,最早您是IT行業的一員,分別在大連中汽技術公司、和冰山集團擔任重要崗位,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投入到材料領域的?

倪箐華先生:年輕的時候我非常喜歡IBM企業,我那時候的夢想就是有一臺IBM筆記本電腦,所以我對IBM的企業運作和動向都會比較關注。尤其是公司那次比較大的轉型對我觸動特別大,IBM作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企業,從IT行業轉向從事產業優化領域,開發了包括設備、節能、產業優化等一系列的技術和方案,解決了該行業的很多痛點問題。這件事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與此同時,我發現1990年到2010年這二十年間,隨著美國科技的發展,制造行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低,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產業優化,包括材料升級、制造設備、工藝的優化。而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有很大的產業優化空間,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是基于對產業優化的認知和對未來的憧憬,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下海創業。就這樣,我和我弟弟倪生輝一拍即合,創立了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如今,經過多元化發展,公司在輝華新材料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立足于產業優化,我們專注于新材料技術、新設備技術、環保技術和行業的產業優化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新扶持、投資發展,整合成立了倪氏(大連)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擁有大連箐華新材料研究院、大連輝華新材料有限公司、大連甲殼蟲納米涂料有限公司、上海纖衡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大連甲殼蟲建筑裝飾有限公司(大連輝華新材料限公司研究院等產業;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四大高科技項目,涉及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建筑涂料、建筑防水、工業窯爐的耐火隔熱、特種行業(油田、軍工)新應用產品等領域。

筆者:從IT工程師到新材料領域的專家,這個跨界應該不是很容易的,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經驗嗎?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件事讓您印象特別深刻?

倪箐華先生:最初,我們做的是電節能領域的新材料研發,那個時候我幾乎是住在工廠,白天工作,晚上做研發,同時不斷學習充電,有機會還會拜訪一些材料領域的專家,比如清華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的一些相關領域的教授。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2012年的時候,我們去哈爾濱參加了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那個時候我們帶著自主研發的保溫膏體項目去參加交流展示,碰見了一位來自于俄羅斯航天院的院士。經交流了解到, 再用相同材料的情況下,他們的效能是我們的百倍。要知道,我們當時參展的膏體已經是國內比較先進的水平了。這讓我下定決心朝著高端研發水平目標努力。通過廣泛地調研、研發、實驗,兩年之后,我們也研發出了具有同等性能的產品。目前,我們所自主研發的產品性能優于俄羅斯的同類產品,甚至國內原有的該產品俄羅斯代理商也開始轉向代理 我們的產品。




立足實際,反向研發


筆者:您認為輝華新材料一路走來,取得成功的最大優勢是什么?

倪箐華先生:我第一次創業是2008-2009年,主做高鐵箱梁項目及混凝土內鋼材防腐技術。創立輝華新材料,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次創業。這次我吸取了上次創業的教訓,創立了“反向研發”模式,即:從行業實際需求出發,先通過深度調研尋找到企業的實際問題和需求,再從需求和問題的角度著手研發。這樣才會有的放矢。

筆者:我們知道,一項新的理念提出是需要經過大量的調研論證,那么企業又是如何克服困難,做好項目的提質增效的?

倪箐華先生:困難肯定是有的,但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我覺得一切都是可以克服的。公司早期做油田研發項目的時候,我們就三個人,我一個人帶兩個助手,每次調研我都親臨現場,且一堅持就是十年。其實,我一直堅持新項目親力親為,了解研發過程的一手資料和前沿信息。有時候,僅是調研和研發前的技術探索環節,我就在項目組呆半年,實地考察,現場辦公。有一次,為堅守一線,我曾在新疆“住”了兩年半。得到原始研發數據后,我再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以便得出比較切合實際的研發數據。

我對輝華新材料的定位不是產品生產企業,而是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所有研發的產品都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研發、生產的,并非單純為了銷售某種材料或產品。這種研發定位,最大的益處是:我們有機會和所服務企業的決策層領導直接對話,減少一切中間環節,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筆者:請就上述您提到的“三位一體”運營概念為我們作以簡要分享。

倪箐華先生:“三位一體”指的是發揮輝華新材料的實體優勢,發揮研究院的核心研發優勢和資本運營優勢,通過當下的大數據分析對接市場,做課題研究。因為:每一個想要長足發展的企業,都應該獨立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機構,該機構還應該擁有做市場調研的獨立的權限和經費……我們正是得益于擁有研究院,可發揮“三位一體”作用,所以目前企業初具 規模,且業務范疇已經涉足了油田、軍工等特種行業領域。



至善至勇,精益求精


筆者:在您看來,企業要想長久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您有怎樣的期許?

倪箐華先生:企業要想長久發展,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有: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打造并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并將其根植進企業每個人心中。為此,早在2012年的時候,我就為企業發展制定了三大戰略:反向研發、開放式合作、“三體一體”經營模式。2014年,我們又打造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核心企業文化理念:“至善至勇”、“在最需求處升華”、“指定時間到達指定位置”。 “至善至勇”, “善”指做好事、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引申到企業經營發展中就是要做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勇”是敢于突破傳統思維,這是創業者和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比如說,有的創業者或企業經營者在創業或企業經營過程中有傳統的“乙方”心態。為打開市場,作為新技術持有者的“乙方”,往往會受到擁有話語權的“甲方”的諸多業態限制,這就有可能造成新技術、新產品達不到最好的應用效果。正是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才不斷優化改變傳統的經營業態,不斷加強與政府機構的合作,構建起了全新的納米產業園模式……

筆者: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概念,對此您如何理解?

倪箐華先生: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人才作后盾+支撐。作為創新型企業,我們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一直秉承“人才至上”理念,引進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共同營創“家”氛圍、“家”文化。同時,我們十分重視產學研有效結合,截至目前,公司已與中國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遼寧省新材料與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新能源材料與無機材料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沈陽環保局下屬科技公司等科研機構建立起了戰略合作關系。




結語:

初心無改勇向前,立定心志譜華章,相信在倪院長的帶領下,在全體輝華新材料人的共同努力下,未來,輝華新材料定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切實為中國新材料行業的高效發展貢獻“輝華力量”!